智慧工地概念
發布時間:
2017-11-27
智慧工地概念
近十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建筑業企業生產和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吸納農村人口轉移就業、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表1為根據近三年國家發布的年度《建筑業發展統計分析》報告中摘錄的部分數據。從數據對比分析中可以看出,建筑業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地位愈趨穩固。
表1 2014-2016年度《建筑業發展統計分析》部分數據對比
年度 |
產值 |
建筑企業數量 |
人員 |
||||
國內生產總值 |
建筑業增加值 |
占比 |
全社會就業
人員總數 |
建筑業
從業人員數 |
占比 |
||
2016 |
744,127 |
49,522.00 |
6.66 |
83,017 |
77,603 |
5,185.24 |
6.68 |
2015 |
676,708 |
46,456.00 |
6.86 |
80,911 |
77,451 |
5,003.40 |
6.46 |
2014 |
636,463 |
44,725 |
7.03 |
81,141 |
77,253 |
4,960.58 |
6.42 |
建筑業發展的手段和方式在不斷創新,但核心還是以建設工程項目行為來體現的。建設工程項目,具有施工現場露天及高空作業多、多工種聯合作業、人員流動大、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等特點,不論是質量還是安全,都屬于事故隱患多發領域。如何加強、優化施工現場管理,改善人、物、事、場地等的協調與銜接,平衡進度、質量、成本之間的相互關系,以達到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降低成本、合理縮短工期的目的,需要我們改變以往傳統的管理模式,采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來輔助施工現場的管理工作。
住建部編制的《中國建筑施工行業信息化發展報告(2017):智慧工地應用與發展》,全面分析了我國建筑行業智慧工地發展的現狀和趨勢,為建筑施工行業推廣“智慧工地”提供了系統性的理論和實踐指導。
智慧工地是智慧城市理念在建筑施工行業的具體體現,是建立在高度信息化基礎上的一種支持對人和物全面感知、工作互通互聯、信息協同共享、決策科學分析、風險智慧預控的新型信息化手段。它聚焦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緊緊圍繞人、機、料、法、環等關鍵因素,深度融合BIM、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與先進建造技術,對施工生產、商務、技術等管理過程全面管控,提高管理效率和決策能力,實現工地的數字化、精細化和智慧化管理,通常具有以下4個特點:
1、聚焦施工一線生產活動,實現信息化技術與生產過程深度融合,改變以往那種表單、流程等填報式的信息化模式。例如在施工現場的施工機械設備管理、人員管理、物料管理等方面,采用人臉識別、智能安全帽、二維碼、RFID射頻辨識系統等信息化新技術,實現透明、安全、及時的管理。
2、保證數據實時獲取和共享,提高現場基于數據的協同工作能力。如利用圖像識別、定位跟蹤等物聯網手段,實時獲取現場的“人、事、物”等管理數據,通過互聯網實現多方共享,保證信息傳遞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同時,按照施工現場各方業務管理之間的邏輯關系,打通數據之間的互聯互通,形成橫向業務之間、縱向管理層級之間的數據交互關系,避免信息損耗及孤島,實現協同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3、強化數據分析與預測支持,輔助領導進行科學決策和智慧預測。“智慧工地”系統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數據信息,通過建立數學模型、邏輯關系,我們可以對這些工程數據進行分析、計算、比較、判斷,提供管理過程趨勢及專家預案,及時為各個管理層級的科學決策提供輔助支持。
4、充分應用并集成軟硬件技術,滿足施工現場變化多端的需求,保證信息化系統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智慧工地”系統需要融合新型信息技術。一方面要采用物聯網技術,將感應器、二維碼等信息載體賦予建筑及其構配件、機械、人員穿戴設施、場地進出關口等場景中,同時再結合互聯網,實現萬物相連。這方面的具體運用很多,比如采用全球定位、數字攝影測量、物聯網等多種技術,可以實現對大型鋼結構的制造安裝過程全方位精確控制,可以實時了解各個構件的加工制作、安裝進度,智能匯總安裝的精度、質量、安全等信息。
隨著現代建筑的復雜度和體量都在不斷增大,為了優化管理,各參與方需要及產生的數據信息大幅增加,相互間的交流與傳遞愈加頻繁,施工現場管理的技術難度和要求都在不斷提高。一些專業化的軟件工具,例如進度管理軟件、材料管理軟件,可以輔助相關崗位人員高效完成業務工作。而如果要實現現場各參與方之間、各業務崗位間、企業與項目間、企業與政府管理部門間的信息互通與共享,則需要“智慧工地”之類的信息化平臺。項目管理的水平決定了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問題,而施工現場狀況是項目管理的核心之一,是項目成功交付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信息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因此我們將來需要打造“智慧工地”,助力每個項目取得圓滿成功,對企業和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吳東輝)
上一頁
下一頁
推薦新聞
2023-09-29
中秋節在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四季中的秋季之仲,故又稱秋節、仲秋節。“皎皎秋空八月圓”,月圓象征團圓,因此,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寄托著思念故鄉、親人之情,承載著豐收、幸福的祈盼。中秋節歷史悠久,在眾多影響深遠的傳統節日中具有獨特的情致。
2023-09-28
9月26-27日,集團公司在啟安大廈四樓會議廳舉行技術負責人會議。集團公司總工室、工程技術部、技術中心和區域公司、分公司技術負責人共60多人參會。集團常務副總張健致開幕詞,會議宣貫了集團年中工作會議精神并對有關規范作了解讀,相關區域和分公司作了技術管理交流分享。集團公司董事長殷煒東與會講話,強調以技術高質量促進啟安韌性發展。
2023-09-28
9月下旬,在中秋、國慶雙節來臨之際,集團基層單位積極開展各項檢查確保節日期間安全生產形勢穩定。蘇州公司負責人施賽賽帶領質安工作人員先后對區域內重點項目開展全面排查治理,要求各項目部對發現的隱患進行立即整改,嚴格落實好節日期間各項安全管理措施。上海公司對區域內裝修總包、機電專業分包項目的消防作業、登高作業、臨時用電、臨邊防護、設備機具、危大工程等內容開展了節前檢查,要求各項目部對安全隱患立即完成整改,確保安全穩定的生產環境。金坤分公司址山項目部會同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等開展了節前安全大檢查,內容涉及基坑支護、大型機械、臨邊防護、室內日常管理等,確保安全隱患早發現、早整改,保證施工現場安全生產穩步發展。(蘇州公司、上海公司、金坤分公司)
2023-09-27
9月22-27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江蘇啟安和江蘇省規劃設計、南通四建、中億豐、通州建總、江蘇邗建等6家江蘇優秀建筑企業負責人,調研新疆烏魯木齊、喀什、克州等地,并與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簽訂“加強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旨在推動江蘇優秀建筑企業參與新疆“十四五”時期城鄉事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江蘇建筑創優創安、人才培育、優秀管理經驗引入新疆,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的“治疆方針”,實現蘇新兩地共同發展。
2023-09-27
9月25日,在啟東市舉行的首屆發展大會上,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殷煒東獲評2023年啟東市“墾牧杯”優秀企業家稱號。殷煒東堅持“穩中求進”,率領啟安走上了一條改革、發展、創新之路,連續14年獲評江蘇省百強企業安裝類第一名,上繳地方財稅連續超億元,為“建筑之鄉”作出重要貢獻。(辦公室)
2023-09-26
9月25日,集團公司董事長殷煒東在新疆開展調研,與金舜分公司管理人員進行座談交流。殷煒東對金舜近年來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金舜分公司連續6年創優成果穩居啟安前茅,為守護和做靚新疆市場作出了重要貢獻。殷煒東強調,新疆與全國其他地方建筑市場相比,還有巨大潛力可以開拓,特別是在光伏新能源產業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他希望金舜分公司善于把握地域優勢,發揮專業優勢,積極挺進新能源市場。同時,要進一步提高與央企國企的合作體量,在合作中注意“有所為、有所不為”原則,既要認真學習央企國企管理長處,在合作中提升綜合競爭力、培養綜合型管理人才,又要注意避免合作風險。金舜分公司經理宋岷樺作了工作匯報。
2023-09-26
9月26日,江蘇省工商聯發布了“2023江蘇民營企業200強”名單,集團公司再次榮登榜單。2022年,集團全年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經營結構發生質的變化,EPC等總承包施工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再次摘獲魯班、國優、安裝之星等國家級創優大獎,第十四年榮登江蘇省百強企業安裝類第一,獲評全國誠信典型企業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奉獻地方財稅繼續超億元,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辦公室)
2023-09-26
9月20日,經過多輪激烈的商務、技術比拼和現場答辯,集團公司成功中標安徽開盛津城建設有限公司光伏產業標準化廠房建設(四期)機電專業EPC總承包工程,中標價2.21億元。該工程采用當今世界領先的HJT——異質結+鈣鈦礦生產工藝,安裝施工內容涉及工藝管道、電氣儀表、潔凈廠房裝修等,由金潤035張海波項目部負責施工。面對要求高、標準嚴、工期緊等困難,負責人張海波表示依托江蘇啟安的技術優勢、管理優勢及“啟安云”等平臺優勢,有信心也有能力打好此次攻堅戰,向業主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自集團年中工作會議召開以來,金潤公司各項目部鉚足干勁、持續發力,在機電、石化和光伏安裝等傳統優勢市場積極開拓、取得碩果,還承接了2億元的安徽宿州光伏電池凈化廠房專業分包工程、8600萬元的上海美的全球創新園區暖通空調工程,提前完成既定年度目標任務,為集團公司實現化危圖存、韌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集團金潤分公司)